活动小结 血透服务初体验
第一次涉足医学组义工服务,有些忐忑。因为内心深处总会对生命有敬畏感,生怕出一点差错。
7月13日早早起床,外面还在下着连夜雨,淅淅沥沥,没有停的想法。撑着伞经过苏州的小巷子,步行一个多小时走到市立医院儿科门诊5楼,颇有一种朝圣的意味。在领队祁老师指引下,来到休息区和病区。刚刚楼下还是父母带着过来看病的小孩子,现在楼上却是躺在病床上透析的老人。经过了一个电梯的间隔,仿佛见证了人的一生。
9点半,祁老师大概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服务的内容、注意事项以及洗手的正确做法,我们仨便在各自的病房区开始工作。我所在的病区一共有6个老人,2位女性、4位男性。每一个人的手臂上都戳着粗的注射器针头,血液通过管子到达透析装置,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注射针头回输到体内。整个装置和管子都是红色的,让人分不清它原来就是这个颜色还是透明的经过血液后才有的颜色。屋子里一共有三台电视机开着,但是都没有声音,只有画面,应该是考虑到病人怕吵,亦或是担心电视的声音干扰医护人员工作。
老人们也是安安静静地躺着,或看看电视,或睡睡觉。有那么一位老大爷,爱说话,爱热闹,一开始还有一位阿姨陪他说会,后来阿姨也累了,就睡觉了。老大爷就自己和自己说话,奈何我本人刚起步学习苏州话,却不大懂他具体说的内容。他们旁边总会放几粒糖,因为一只手扎着针,所以只能用另一只手和嘴一起打开糖袋子,然而这个过程在他们却不是那么利索。这个老大爷先尝试了一个打不开,再尝试两个还是打不开,我主动上前说,我帮你吧。大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,说,不用不用,我不吃。然后回到休息状态。过了几分钟又开始尝试,终于吃上了。我当时就在想,他可能是不好意思麻烦我,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件小事。老人只是人变老了,但也还是有尊严和个性在的。义工也许不是一味地去帮助别人做事,而是激发出他们自己的力量,感受人生的价值。这位老人好像先天乐观,哼着歌,整个病区气氛一片轻松。
在义工过程中,有一台机器警报响了,我当时感觉是从其他病区传来的,就忽略了没能及时通知护士,后来才发现,感觉有些自责。那个病床的老奶奶还安慰了我一下。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有经验了,自责感也少了好多。整个血透是4个小时,在12点左右,6位老人血透陆续结束。让人感到欣慰的是,除了一个年级较轻的阿姨是自己走回家,其他病人都有老伴儿或子女过来接他们。下机的过程其实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略微痛苦的过程,因为注射器的针头都很粗。每个人的胳膊上肌肉和血管都外凸,这是长时间透析产生的样子,让人很心疼。
12点半第一次医学组义工结束。整个过程我并没有做太多事,帮上太多忙,却在观察体验时产生了很多的感悟。不管生病与否,都要认认真真照顾自己的身体,开开心心生活!
请登录后发帖